核心提示
水是生命之源,地下供水管網承擔著將自來水從水廠輸送到千家萬戶的重任,把城市供水管網譽為"城市血脈"一點也不為過。在太原市有這樣一群人,他們每天走街串巷,看的可不是風景,而是地下的自來水管線。昨日,跟隨市自來水公司的自來水管線巡查員一起,我們來到恒山路和正在大修的新蘭路地段巡查自來水管線,體驗他們工作的艱辛。
1."望、走、聽、辨"每日四診斷
靳牛牛,從事供水工作30余年,有著豐富管網管理經驗,現(xiàn)任市自來水公司城北營銷部巡線工段段長。他一邊整理著藍色工裝、反光背心、鉤子……這些工作時必需的裝備,一邊介紹說:"我們的工作主要就是通過'掃街'的方式,檢查供水管線是否正常運行,管線周圍是否有非法建筑物,比如是否有房屋打樁、開挖土地等對管線安全造成隱患的現(xiàn)象,如發(fā)現(xiàn)故障,就要及時通知搶修,減少水資源浪費。"
"我們這個巡線工段共31人,負責巡查城北500多公里長的管線、8000多個井室。每天走街串巷,別人看起來我們在亂走,其實我們可全神貫注了!"靳師傅笑著說:"望、走、聽、辨,可以說是我們每天工作的四部曲。"
"走,就是沿著水管線路走,日復一日地巡檢。望,就是到有積水的路面等處看看是否是自來水。聽,就是用專業(yè)設備捕捉地下水管水流的異常聲音。辨,就是要判斷漏水點在哪里。"靳師傅的解釋清晰明了。
2."聽漏"需要技術含量
說話間,靳師傅已經帶好了裝備,我跟著他擠進一輛供水搶修車內,另一位巡查員張建剛早已坐在駕駛位上。2007年從部隊退伍,張建剛一參加工作就做了巡查員。他的職責是查看解放路以北到中北大學這一范圍內90多公里長的自來水管線。
十多分鐘后,我們在恒山路上一個自來水表井的不遠處停了下來。張建剛熟練而迅速地用鐵鉤撬開了井蓋,隨即打開手電筒。我趕緊來到他身邊,伸長脖子望向井內。只見幾個自來水表整齊地排列著,每個水表各連一根鑄鐵水管。小張拿出一根小拇指般粗、一米多長的鋼棒,將一端接觸到水管上,另一端緊貼耳朵,雙目微閉,眉頭緊鎖,聚精會神地聽起來。幾分鐘過去,他的眉頭漸漸舒展開。
從他手里要過鋼棒,我也學著他的樣子將這根冰涼的棒子貼近了耳朵,只聽到一陣風一般的"呼呼"聲。小張說:"沒事,去查下一個。"
"你咋知道這兒沒事?"我好奇地問。"這叫'聽漏桿',是實心的,管道如有漏水,會有特殊聲響,通過鋼桿傳入裝著圓形聽筒的另一端。"他解釋說:"這原理就像醫(yī)生聽診,我們就這根鋼棒來聽水流聲,判斷是否漏水。"
"這是門技術活,一般人不經過訓練,是聽不出的。"靳牛牛補充說,如聽到"咝咝"的連續(xù)水流聲,說明水管正常。如有滴漏,傳來的是類似"唧唧"、"吱吱"的雜聲。
3."下工地"每天要走近百公里
新蘭路拓寬改造現(xiàn)場,五六輛挖掘車每隔50米依次排開,施工場面熱火朝天。我們的工作車進不去了,兩位師傅只好跳下車步行前往,我也深一腳淺一腳地跟在后面,沒走幾步,從頭到腳已經落了一層灰。在路兩側,每隔一段距離立著一張警示牌,醒目的紅字寫著"供水干線,給予保護"。
"這些警示牌都選擇在供水管線的重要地段和拐點的位置設立,全路段下來有近40處。"靳師傅邊巡查邊解釋,新蘭路供水管線長約43公里,井室230多個,為了保證全線供水管網的安全,設立這些警示牌,可在第一時間對施工方起到提醒作用,從而減少安全隱患。
"承擔了這項任務,就必須負責任地認真對待。"已在新蘭路工地堅守了半年的張建剛說,每天他至少要全線巡查兩次,走近百公里路程?粗夷_下已經沒了模樣的鞋子,張建剛笑著說:"半年來,在這路上我已經穿壞3雙鞋了。"
據(jù)了解,每位巡查員在各自的分工區(qū),都負責著近百公里長的管線和上百個水表井,每天都要挨個檢查,所以,我跟著兩位師傅這一天就在不停地走路、撬井蓋、辨聽,再走路……
一路走下來,我的腿和腳有些吃不消了,再看看表,從跟他們巡查開始到現(xiàn)在,我已經走了近6個小時,灰頭土臉不說,腿軟得直想找個凳子坐坐,與二位師傅之間落下的距離也越來越大,而他們二位還在前面不知疲倦似地重復著走路、撬井蓋、辨聽、再走路的程序……